马蜂毒的两大作用为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抑制细胞分裂。 所以马蜂毒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癌症表现出一定的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叫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至今原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患者十分痛苦,因为只能对症治疗,而没有什么特效药,但又不危及生命,所以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此病之所以难治,是因为它是一种免疫系统出了问题的病,表现出的炎症是一种非细菌性的炎症。医学上对此种炎症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或者激素进行对症治疗,以减轻患者一时的痛苦,无法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马蜂毒本身就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人们用以毒攻毒的原理,用马蜂来治疗这种非细菌性炎症已经取得一定的治标疗效。
据记载,1926年在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就有过土著居民用当地一种马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进行蛰刺治疗的报道。
在我国台湾地区,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有很多人患上了这种病,当地很多居民在夏季到山中抓捕马蜂泡在酒中饮用,而且多为大型胡 蜂,如在当地被叫做虎头蜂的金环胡蜂等。这种马蜂酒,能对类风湿病起治疗作用的成分,当然是有调节免疫系统作用的马蜂毒。患者反应疗效甚佳,故马蜂酒在当地成为一种畅销的商品,每年都有很多人冒险进山采蜂,甚至以此为业。但这毕竟是一种民间医药,能否彻底治愈类风湿性关节炎,尚难下结论。
近年来德国以马蜂毒为原料,生产出一种软膏,可以减轻不适感。但要想达到一定疗效,,目前尚难下结论。随着马蜂毒供应的充足,希望不久会给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带来福音。
“瘤”是由于身体细胞核组织的病理性增生造成的,病因至今不明。恶性瘤,也就是令人谈之色变的癌,
生长较快,由于外面无包膜,故常侵入、破坏周围组织,经常造成糜烂、溃疡,以致最后引起死忙。由于病因不明,治疗方法就只好对准目标进行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
为了降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癌症,世界各地的医生和科学家用生物毒素治疗肿瘤已经研究多年,过去研究比较多的是蓖麻毒素、红豆毒素、白喉杆菌毒素及绿脓杆菌毒素等的利用。近年来医学界中已开始注意到动物毒素这一天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动物毒素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研究、应用较多的动物毒素,主要是可以人工饲养的一些动物所产生的毒素,如蜜蜂、毒蛇、蝎子等的毒素。其中蜜蜂毒已被用来治疗关节炎、痛风、坐骨神经痛、痛经、风湿病和牛皮癣等多种疾病。也有人在研究用蜜蜂毒治疗艾滋病。至于用蛇毒生产的抗栓酶等治疗心血管病,更早已为人们熟知。
马蜂毒有调节免疫系统和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作为药物,过去多应用于蜂蛰过敏症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医治。马蜂毒呈碱性反应,由于种类繁多,毒性和强弱也明显不同。我国科研人员成功提取的亚非马蜂毒和陆马蜂的毒素,其溶血性及磷脂酶活性比蜜蜂毒还低。
毒性低而活性强是最大优点,具有药用开发潜在价值。1997年,辽宁肿瘤研究所利用陆马蜂蜂毒,对接种了腹水癌细胞的小白鼠进行肿瘤杀伤和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马蜂毒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能力和一定的治疗作用。另一组有意思的实验是,在健康小白鼠身上先进行注射马蜂毒数次,然后将腹水癌细胞再往这种小白鼠体上接种时,居然遭到“抵制”而接种不上了。说明马蜂毒有较明显的抗癌作用。
若不慎被马蜂蛰,可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只是肉体比较疼痛。
由于马蜂毒有抗癌作用和杀灭细胞的能力,又由于用于人体后,其危害性较蓖麻毒等温和,1998年已被列为新抗癌生物毒素之一。
民间用马蜂老蜂泡酒饮用对治疗风湿病有一定的疗效,有部分患者用活蜂蛰,其疗效更明显,只是肉体要受比较大的痛苦。今年来国际对蜂毒的兴趣有曾无减,国内政府机构也在对蜂毒进行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蜂毒将会有大的用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