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作为药物治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最早的文字《周礼》记载,“五药,草木虫石谷也”。可见古代人们已认识到“虫”是药材之一。《神农本草经》列出的虫药就有29种,明代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将虫药扩充到106种,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医的药用昆虫达300种之多,如胡蜂、蚂蚁、蜜蜂、蟑螂(卵荚)、蝉壳、斑蝥、螳螂、家蚕和苍蝇等昆虫。
胡蜂
马蜂属膜翅目胡蜂总科类昆虫,体型较大,色泽鲜艳,多黄、黑、棕色,有彩斑。触角一般雄13节,雌12节,偶有例外。前胸背板向后延伸达翅基片。休息时翅纵褶覆盖在身体上。肉食性,多数有社会行为,是农林害虫的天敌,也是养蚕业、养蜂业的害虫。由于麻风含有神经性毒素。 因此成虫、幼虫和蜂巢均可入药,蜂毒是昂贵的良药。但人畜误碰蜂巢,群蜂追螯,常致受伤,严重者会引起死亡。常在人的居住地区筑巢与活动。包括19个科,常见的有胡蜂科和马蜂科。
胡蜂味甘辛,性温,主治风湿痹痛。蜂房可作中药材,有定痛、驱虫、消肿解毒功效,主治惊痫、风痹、乳痈、牙痛、顽癣、癌症等。胡蜂酒有祛风除湿,治急、慢风湿痛,风湿性关节炎的良药,台湾人来大陆都要带回胡蜂酒。胡蜂毒可治疗关节炎,药用价值极高,对医疗新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有着重大意义。
蜂蛹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营养食物。蜂蛹既可作为食品,又可作为营养保健品。据资料记载:蜂蛹含蛋白质20.3%,脂肪7.5%,碳水化合物19.5%,微量元素0.5%,水分42.7%。蜂蛹的营养价值不低于花粉,尤其是维生素A的含量大大超过牛肉,蛋白质仅次于鱼干油,而维生素D则超过鱼干油10倍,被誉为“天上人参”,是一种纯天然的高级营养品。还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锗、硒、维生素和钙、另外蜂蛹富含数十种对人体有益的酶。
胡蜂毒是世界上最贵重的毒素之一,国际市场每盎司价格高达2300万美元。在民间,人们用胡蜂泡酒治风湿有一定的效果。在广西本地,有些风湿严重的老人用蜂蛰,竟然好了。
广西黑蚂蚁
广西黑蚂蚁是广西著名土特产品,广泛应用于保健养生、医疗领域。广西大学农学院昆虫系张永强教授等对产自广西黑蚂蚁样品进行鉴定,结果为:工蚁体长5-7mm,体黑色,头短卵形,后部宽于前部,上鄂蛆嚼缘具5齿;唇基上半部具短而弱中脊,前缘中央弧形凹陷,两侧角状突出,并腹胸下具边缘;前胸背板凸,肩角具1对尖刺,指向前侧方,端部略下弯;前一中胸背板缝清晰,略凹;中一并胸腹缝陷;并胸腹节刺长,端部稍向外弯,结节背缘具1对长刺,后弯,长刺间具有2-3齿,较钝,前1后2呈三角形排列,但前齿不发达。
广西全区各地都有,南宁、百色、桂林地区产量较大,其中在南宁周边的十万大山、横县等地黑蚂蚁最有名。
广西各地至今仍流传着用蚂蚁磨粉掺肉馅蒸丸子给老人及虚损性疾病者进补,用蚂蚁熬水洗涤化脓性淋巴结核的窦道,用纯蚂蚁粉撒布患处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等等。特别是在广西金城江(河池)地区壮族、瑶族地区的居民,用蚂蚁治疗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痛经、神经官能症、肺结核、病后脱发、阳痿等,甚至伤风、感冒用中草药时也要加上蚂蚁才放心。
广西田阳县的壮族同胞用“蚂蚁炒苦瓜丝”、“蚂蚁炒瓜苗”等佳肴招待贵客。在食米粉时,他们还用炒蚁卵和蛹形成的特殊“味精”来调味,使米粉更加鲜美可口。
经各大医疗研究机构实验证明,蚂蚁具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痉、护肝、平喘、抗惊厥、抗癫痫、增强红细胞变形性、抑制胃酸分泌和阻止急性溃疡等作用。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又名中华虫草,它由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菌属的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寄生高山草甸土中的蝙蛾科幼虫形成的。
冬虫夏草仅分布于中国,多分布于四川、云南、青海、西藏、贵州、甘肃等省区,
一般生长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向阳草坡或灌丛中,在较为板结、湿度大、腐殖质多的土壤中分布较多,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虫体肥大。
冬虫夏草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可以降低血清脂质;增强小鼠耐缺氧能力;镇静 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对抗免疫抑制剂(硫唑嘌零),保护T淋巴细胞,还具有抗癌作用,其提取物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味甘性温。 益肾补肺,止血化痰。对肾虚,肺虚久咳,病后体虚、自汗等症有较好的疗效。所含的虫草菌素,是一种有抗生作用或抑制细胞分裂作用的与核酸有关的物质。
九香虫
九香虫是一药使用历史悠久, 应用范围广泛, 因其有舒肝解郁、行气止痛、祛瘀抗炎、抗肿瘤生长及恢复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广泛运用于上述多种痼疾顽症的救治。
其他可药用的昆虫
蝼蛄,利水,通便。治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瘰疬,痈肿恶疮。蜻蜓 全体入药 明目,去风,利尿。蛴螬 干燥幼虫入药,消炎止痛, 破溃排浓。紫胶虫紫草茸入药,清热,凉血,解毒。蝉蜕 散风热,利咽喉,定精痛。蟋蟀? 利尿消肿,解毒退热。 |